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
付明泉
宋代词人柳永才华横溢,却屡试不中。他愤而写下了“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在一个绝对权力膜拜的国度,“万物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最终目的是要“紫袍玉带登金阶”。然后再实现“三年知府,十万雪花银”的金钱追求,接下来的是“衣锦还乡,光宗耀祖”,连英雄项羽也说出那句,“衣锦不还家乡,如白日怀揣夜明珠而无人知晓”。智慧变成权力,权力再衍生金钱,是从秦始皇开始的中国知识分子阶级晋升和跨越的奉为金科玉律的晋级翻身的颠簸不破的路途和真理。
在我们短暂和漫长的一生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东西?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是不是在没有钱的时候哭喊着哀叹着何时我们能成为富人?是不是在我们没有权力的时候,费心钻营着如何赚得权力?在有了金钱的时候,这些富人再想起我们应该获得才智去和智者缴纳高额的智商税去换取一点智慧的教导? 就如当时各地人慕名前往以色列去拜见所罗门王,只为获得他赐予的几句人生的智慧语言?还是如春秋帝王,到处笼络招募那些民间的才子,授予王侯将相,从而振兴国家,实现称霸和统一列国的梦想?
曾经有哲学家说,没有什么就想什么,就想追求什么。一个富甲天下的人不再觉得金钱的重要,一个孤独的独裁者慨叹自己没有了健康和孤家寡人。一个名声显赫的人孤独的坐在落幕的黄昏下慨叹名声的无意义。而一堆孩子哇哇大哭的父母也许正慨叹什么时候能有一锅米能解决这燃眉之急。
人知道自己要什么,喜欢什么?什么是最自己生命重要的,这是多么的不容易。而获得东西总是没有珍惜,没有去把握,却虚无缥缈的梦幻明天的果实其实是无比的悲哀,而人生失去的东西不是你想拿回就可以拿回,更不要想什么破镜能重圆。一个圆圈,如果你当初没有画圆,之后如何描绘,都不可能再圆的完美。
有些人分开是一种错误。有些人本不该遇到。有些是分开的选择错误,有些是分开的选择明智。有时候人和人分开是悲剧和错误的开始,而有时候人和人分开是一种错误的结束和全新生活的开始。谁能说一切都是一样的呢?在生命中,我们本来就是孤独的行进者。有时候你误以为你获得了爱情,婚姻或者友谊,那不过是自己的一次误判。有时候你执着的努力想挽留住什么,最后就如沙子,你抓的满满,却不知不觉从指缝全部流失,你才发现你手中是空的。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每个人的人生看起来如此不同,但是实际上,每个人就如舞台上的演员,虽然他们有各自的角色,但是本质他们都是演员,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人生也是如此,国王和乞丐有着对生命的同样的痛苦的感受,在生命的感受上,他们没有任何不同。而富人和穷人,后者是劳役,前者是无聊,两者都同样被痛苦的绝望所折磨”。以至于女王感慨身居田园思考的笛卡尔,羡慕他能“我思故我在”的思考世界的人生和他的哲学。以至于亚历山大大帝去拜望那个学富五车的学者,就因为物质充足空虚无聊到为了讨得一点生命的智慧,而智者则说,请离开吧,别挡住我的阳光。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上帝赐予此就不会赐予彼”。这是我16岁看到的句子,从此牢牢进入我的心灵。所以当我青年时代和后来看到声名显赫财富惊人的大人物的时候,我就在想,他会不会受着疾病的折磨,他是不是在孤独中度日,是不是他已经苍老的内心感慨他没了青春的活力。
我们在追去什么?无限的财富也留不住生命和健康,无限的财富有时甚至还不能买来天生父母给的基因和智商,无限的权力不能保证自己永垂不朽,瞬间如慈禧太后被炸棺抛尸,无限的工于心计最后落得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我们在追求什么?追求到的一切,最后还是简单的自我幸福,吃的快乐,身体的快乐,自尊的快乐,被奖励的快乐,被鼓励的快乐,友谊的快乐。幸福从来都是和你拥有的,你占有的,你自以为最富足的东西不是正比,甚至毫无关系。
当你还不能无私无欲,就不要给他人扣上自私的帽子,当你还不能考虑他人的感受,就不要说别人不能考虑你的感受。能真正珍惜自己拥有的人,是明智的人,但是世界几个人能做到呢?欲壑难填,这句话,是人类的最大的特点,放弃后后悔,没有底线的退让和沉沦,对别人太差,和对自己太差,都是不够明智的人经常犯的错误。
我思故我在,当我翻开笛卡尔的书,我才发现,真正的智者是这么的少见。而一个连基本的爱他人都不知道的人,是不是真的可以理直气壮的教育自己的孩子而觉得自己是明哲的大教育家?
要去准备给学生们上课了,只能先写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