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国之美 不因风光
付明泉
早晨起床,这样一个题目进入我的脑海,正好看一个朋友给我微信留言,“加拿大秋天听说很美?”我就提笔写下这样一篇文字。
中国是我的祖国,我是生在中国成长在中国,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我都是在中国完成的。硕士毕业后在北京我工作了6年,除了小学毕业跟着爸爸去了趟北京皇城,大学去秦皇岛北戴河读书实习,读研究生期间去了趟北京,基本对祖国的山河是没有概念的,所有的概念来自书本,严格说,和北京上海和走遍天下的孩子没法比,更不要说和现在很早出国的孩子比。到23岁以前,我书还算读了不少,但是完全没有行万里路。其他时间基本没有走出我所在的省城。
在中国的首都工作期间,我还是很幸运有机会出差到了中国很多城市,那时候火车还好,但是没有现在发达,很多时候还是要飞机飞来飞去,那时候我年轻,精力充沛,青春无敌,记得可以很晚去逛逛西湖,看看外滩,也可以凌晨起来,去看看黄鹤楼。更能闲暇时间步行过长江二桥,或者在黄昏去看看宁波古寺。记得第一次去江南,真正感觉一片青翠,那种青翠远远超过我在北京的夏季短促的青翠,真正体会那句“日出红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感觉。那时慨叹,江南很好,中国很美,世界不是我儿童青少年看到仅仅家乡的摸样。
英国哲学家法学家培根说过那句言简意赅的金句:“知识就是力量”,培根也谈过风景旅行宗教法律哲学和园艺,他曾说,“四季之美,尽在晚秋”。他也此用来形容老年人的动作优雅的魅力。但是我的青年时代,走了很多城市,感慨,自然可和历史古迹都可以这样美。所以当我29岁,我对风景的优美多少有点钝化了,没有最初看日出红花江水瀑布大海绝壁那种惊心动魄的感觉。
我短暂停留过日本,这些年住在加拿大,走了很多美国的城市乡村,确实发现一些不同的美,不论是美加繁华的大城市人文建筑的风格,还是原始自然的风貌,都和中国的建筑和风景有些不同。尤其是加拿大的自然风景,一望无际的姹紫嫣红,虽然在中国也有,但是似乎风格不同,我不是美学家,无法说出其中的不同,唯一感觉是很多时候,好像是我儿童时幻想的梦境的童话王国的风光,但是因为年龄的关系,看到的风景太多,逐步感官钝化,我真的越来越体会不到自然那种惊诧之美。这时就想,大概地球风光就是如此了,如果有机会看看火星日出什么样,太空空间站看地球什么样,所以可以说我不再觉得风景还会对我有什么感染力。
正因为如此,我才有了这个标题:加国之美,不在风光。
那么加国的什么吸引我? 明明一个中国人,东亚洲人,确能喜欢居住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并觉得这个国家的美?这个问题,小小年纪出国的小留学生是不理解的,那些没有什么中国工作经历的人也是难以理解的,那些很少阅读历史不太在意深度思考的人大概也是不太理解的。
东亚的历史和文化,包括我的祖国中国,有一种对权力的膜拜,这种膜拜和制度,把人严格的划分成等级。当然每当我说这个,就有人批判,世界都一样,哪里不是当官好?我从来没有说加拿大的社会制度是完美的,尤其我出国后读了大量的欧洲历史,我更是天性就是喜欢以批判的角度看这个国家和西方世界,我也在出国后参与一些政治活动,但是我必须说我的认识,就是东方,尤其东亚,更讲权力膜拜,制度和牺牲个人自由换取社会的和谐。
中国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公元前221年,到1911年辛亥革命,都是完全的皇权的封建社会,其实之前的春秋战国也是这种制度,只是还不完善而已,所以说2000年的皇权社会,是完全恰当的,只是朝代不同,子承父业,今天是李唐帝国,明天是赵宋帝国,一直到爱新觉罗的满清帝国结束。中国的子承父业是严格的,家族的,裙带的,这种严格的权力金字塔,让中国繁荣过,让老百姓安居过,相比乱世人相食,乱世人不如狗,人们更珍惜和平的王朝,所以感觉高度的集中权力就是稳定,高度的权力压制和管理社会代表吃饱穿暖,这种权力的膜拜就自然形成了。
人们害怕混乱,喜欢明君,喜欢皇帝,个人利益永远都是卑微的,至于言论的自由,个人的表达和甚至个人家庭的自由,在全社会的权力构建的和谐和稳定中显得不值得一提。所以即使邻居,朋友家庭受到不公正待遇,甚至亲人,只要不是自己,不是父母孩子和至亲,中国人和东亚人都强调维护权力的至高无上,牺牲个人表达权和自由的无所谓,全社会本质上都在维护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和贵族权,贵族吃肉,平民喝汤,遇到老爷出巡,自动回避,遇到被贵族家丁鞭打,就忍忍熬过去,这就足以,这就是中国和东亚的权力膜拜。
所以到了加拿大,我第一次听到政府官员是属于和开出租车的人,收拾垃圾的,邮局的人一样都是政府的Public Services(公共服务),我怎么都不舒服,我觉得官员不仅仅是服务,还有权力,而权力是春药,是火蛇,是荣誉,是至高无上的尊严,是官大一级压死人,是可以现场指导,直接训斥,直接呵斥斥责下级官员的护身符,如果仅仅是公共服务,是不是他们就丢掉了真正的内核。
然而当我真正看到那些出访回来被国会议员长篇累赘盘问的官员,看到那些总理内阁被反对党不断嘘声的议会场面,真的感觉当官不容易,这确实是一种公共服务,甚至感叹那些做个邮递员,开个出租车,倒个垃圾,还更清净一点,这种对当官的人赤裸裸的人性的挑战,不论是观点还是人的本身的挑战,真的让人感觉公共服务不是那么舒服的职业。
在加拿大,我能感觉人和人的平等,这种平等,不是说你懒惰,不努力,就一定要和努力的人平等。不是说你没钱,就一定要和有钱的人完全平等;这种平等,不是说你不是医生,就一定要和医生一样有知识懂保护身体而平等;这种平等,不是说你不是总理,必须要享受总理的薪水和总理的职责和工作内容的平等。这种平等,是人不需要对权力的战战兢兢,不需要为了做良民而屏息安静,不需要怕表达一点自己对权力的傲慢的不满而被处罚。世界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平等,比如人出生家境不同,遗传基因不同,相貌不同,健康程度不同,智商不同,甚至一切都相同命运之神还对人不同,但是在人类社会,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基本的合理的一定框架下的平等,这点,加拿大还是正努力作到了。
“为人民服务”的仕途和级别,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如果一个孩子遥望上去,从股长,科长,处长,局长,厅长,部长,国级,更不要说包括前面加个副职,真是遥不可及。更重要的是,这个孩子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奋斗,也不知道这个幸运之神何时如何降临,当然他和她在各个岗位都能为人民服务,但是必须就要服从这个权力的金字塔,接受这种权力之下的等级制度他或她还能很好的生活忽略权力,但是一旦遇到一个事情,一个不公,没有其他人权力保护,大概就要在权力场上残酷接受处罚。
世界没有绝对的自由,但是有相对的自由,没有绝对的话语权,但是有相对的表达权。你不能作为平民的你期望你一句话和总统一样,可以调动航空母舰,可以和肯尼迪一样,谈登月,可以和里根一样,谈星球大战。你也不能期望你没有专业知识,就去发表你不懂的专业知识。但是一个孩子,一个成人,他或者她应该有自由的空间,能够表达他的意见和基本权利,能够说,不因为一个位置和权力,我也有基本的话语权,表达权,发展权,思考权,我有我的思想,不需要一定要和领导的思想一致,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是一个父母祖辈遗传性格的独立的鲜活的人,我也活这样一辈子,我可以尊重知识,我可以尊重规则,我可以尊重法律,我可以尊重道德,但是不应该仅仅是膜拜权力而战战兢兢。
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问我,爸爸,你为什么觉得加国很美?是不是觉得风光很美? 我怎么回答呢?随着岁月和经历,也许他和她会懂: 是不是千言万语,只能汇成一句话,加国之美,不因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