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老中医

谈谈老中医

付明泉

2021年8月11日

这篇文章,我绝对不是吐槽中医,就是陈述点中医的客观事实,大家看看就当一笑吧。

提起医生,尤其西方医生或者中国去西方留学的中国医生,我们希望是一个干练的,精力充沛的教授形象的男人或女人。

中医什么样呢? 那必须具有以下几个标准形象:

第一,年轻不行,帅哥美女不行,教授形象也不够完美。中医的标准形象必须是一个巍然而坐的老头,留着白胡子,长袍马褂,最好一身仙骨,如果面色红润,号称已经99岁,那就更好了。

第二,都必须复古,如果是能穿越来的,当然更好,要是不能,就要言必称周易,古代五行,皇帝内经,简言之,就是古代人比现代人聪明,古代人比今天智慧,在1900年中国人均寿命还只有30几岁的状态下,我实在看不出为啥古代人比现代人会治病会养生。

第三,老中医都是独门绝活,绝对不能有普遍的治疗方案和药品,绝对不接受双盲实验(药品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效果)。因为不需要,每个个体不同,治疗都是个体,我对此不懂,但是就是想,同为人类,为啥差别都这么大,就没有一点普遍规律么?不是说人和猪的结构都很接近么?还有人和哺乳动物都有很多相似地方,为啥人和人的差别这么大呢?

第四,中医一般不治疗烈性病毒这种疾病,这个大家都有共识,有了疾病,急病,病毒,大出血,都不能找中医,因为老中医都是治疗看起来好的人,不能治疗这种崩盘的人,所谓阴阳五行,日月水火,天龙八部,都是治本的,不治标。再说,中医讲督脉,讲气,都是看不到摸不到的,这种玄学谁能说的清,你科学发展,我就用你的理论解释我的,就如佛教,不论宇宙学如何发展,都逃不出佛教的虚弥陀山,逃不过佛教大千中千世界理论。

第五,中医利用中药,就显得更加强大,虽然理论弱一点,金木水火土,那时候还不知道水银这种东西也是金属,不是液体,也不知道绝对零度,不知道除了火和光,金木水土都是一种东西,啥都有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就是熔点沸点不同而已。但是中医借助草药,那就显得高深了,所谓“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不知道是哪个白痴说出来的理论,非蠢即坏,纯中药没有毒副作用?应该说,没有一个草本植物都有毒副作用才恰当吧!多少人吃中药吃草药吃出肝硬化,尿毒症,肾衰竭,心脏毒性,自己查查,这个没一句谎言,不信的人,接着吃。

第六,没事就肾虚,没事就脾胃不合,这个脾可不是我们长的脾,这个脾范围好大,中医很多都是这样的升级版,我没兴趣讨论,大家有兴趣,去研究研究中医的脾,那可是保罗万象,不是解剖学的脾。还比如所谓肾虚,也不知道啥叫肾,好像和生殖联系紧密,肾虚的方式也很多,一会阳虚,一会阴虚,我如果学中医,一定发展出:阳阳虚,阴阴虚,阴阳虚,阳阴虚,阳阳阴虚…排列组合,以至无穷,让它和自然数一样,形成无限可数,或者干脆加上无理数,形成无限不可数。正如一个动画片的,老糊涂,老老糊涂,小老糊涂,老小糊涂,老老小糊涂,绝对不把人绕糊涂不罢休。

第七,不用透视,不用胃肠镜,不用心电图,不用超声波,不用计算机层析照相,不用X光,不用核磁共振,也不用什么血管造影,脸上一个麻子都分不清是啥,就能看人的内部,中医用什么技术呢?只要中医老爷子一把脉,那可不得了,从怀孕妇科到体内癌肿,甚至你昨天和女人滚床单,这都能发现,这脉象,忽明忽暗,忽大忽小,忽紧忽慢,加上五行理论,绝对把读书少的说的一愣一愣的。我不太理解的就是,古代中国人连一元函数都不写,更不要说二元函数,线性代数和非线性也搞不清,或者也不理解更复杂函数方程式,用什么统计和表达这种脉象根据时间的变化趋势呢?咱不用微积分,不用偏微分方程,不用泛函理论,拓扑空间,抽象代数,全靠比我这么过目不忘的人记忆力都好,但至少要画个图,弄个表,整几个代数方程式,也至少看起来有点普遍规律,找个普遍规律,这很难是么?古代读书人不是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么?怎么到这里就不能记下一个方程式呢?全靠歌谣,那靠谱么?

第八,最后一点就是最重要的,中医治疗各种现代医学治疗不了的疑难杂症,就如爱因斯坦说的,上帝永远存在在科学还没探测到的领域。一种是不需要治疗的,一种是治疗不了的,这两种病对中医都是最适合的,中医这以上理论,加上草药,把脉,个体化,而且这么有文化,结合了道家,佛教,儒家,法家,农家,墨家,一般文化的人除了跪拜,还能说什么呢?

中医很好,是中国的国粹,中国的国粹啥都好,绝对不能说一点不好,谁说我和谁急!以至于我出国前,以为只有中国有茶叶,以为只有中国有瓷器,以为只有中国人穿衣服,西方都没丝绸,没茶叶,没瓷器,那肯定都是裹着树叶,喝着河水,端着木头凹槽碗吃饭,出来,才看到那么多华美的瓷器银器,那多多绫罗绸缎,再看看慈禧太后那件几百人缝制的衣服,我也是醉了。

我要去吃点饭了,不能继续说了,大家补充吧。

Advertisement